最新預測:四川盆地將遭遇一輪污染過程
人民網成都12月1日電 (記者朱虹)根據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預測結果,四川盆地大部分城市將在12月1—4日出現一次顆粒物污染過程,以輕度污染風險為主。其中12月2—3日為此次過程中污染最重時段,局部地區可能有小時中度污染風險。
為什么會出現污染過程?
12月上旬前期,四川盆地受不利氣象條件及地形影響等外因,以及人為排放等內因的共同影響,將出現一次顆粒物污染過程。
根據預測,今年12月,盆地大部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2019年—2023年平均,下同)偏少1成;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5℃,中旬氣溫為相對低溫時段;冷空氣活動較少,上旬初和中旬冷空氣活動弱,天氣相對靜穩,整體氣象擴散條件較差,導致本次污染過程出現。
而造成這種現象主要受制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氣象因素,四川盆地地形相對封閉,白天熱量不易散失,盆地地形保溫作用明顯,導致空氣冷卻速度慢,冷熱對流減少,風速隨之變小甚至消失,產生靜穩天氣。靜穩天氣時,盆地大部分地區靜風或靜小風狀態,污染物難以擴散,加之冬季晝夜溫差增大,早晚出現逆溫層,云層像一層厚厚的被子蓋在城市上空,大氣污染物“無路可走”。靜穩天氣與逆溫層疊加,使得盆地內部濕度逐漸增大,呈現“高濕”狀態,云量隨之增多,“棉被”越蓋越厚,顆粒物吸濕增長及污染物二次轉化加快,污染物生成速度變快,最終出現污染。
另一方面是人為排放因素,四川盆地人為源涉及面廣,既有工業源、揚塵源、面源等,還有餐飲源、農業源、生活源等方方面面,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對空氣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加之冬季氣溫較低,機動車發動機燃燒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同時受冬季氣溫偏低、霧氣較重等影響,城市交通擁堵狀況加劇,機動車怠速、頻繁啟停、低速行駛等較多,燃油燃燒不充分,污染物排放進一步加大。而在晴好天氣時,建筑工地施工揚塵與道路揚塵也不易沉降,農村散燒情況也會增多,對空氣質量的影響加劇。
因此,在靜穩、高濕、靜風和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下,建筑工地土石方作業產生的揚塵,機動車尾氣和工業企業涉氣生產環節中產生的SO2、NO2和VOCs發生反應,生成PM2.5,兩相疊加,盆地污染物也就越來越多,導致大氣污染程度加重。
未來污染過程及空氣質量狀況演變情況
總體來看,12月1日,盆地晴好天氣持續,早晚逆溫增強,污染物逐步累積,大部城市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2—3日,為此次過程中氣象條件最不利的時段,污染持續累積,盆地以弱北風為主,成都平原偏南城市及川南局部城市污染程度相對較重,以輕度污染為主,局部地區可能會有小時中度污染;4日,有弱冷空氣入川影響,但川南地區的自貢、瀘州、宜賓等城市受擠壓仍有污染風險,以輕度污染為主;5—6日,在冷空氣及弱降水作用下,空氣質量有望逐漸改善,盆地大部以優或良為主,但個別城市仍有輕度污染風險。
由于近期冷空氣活動和降水不確定性較大,后期形勢可能變化,有待持續跟蹤。
據悉,12月,四川盆地預計會有3次污染過程,分別在12月上旬前期、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下旬后期。其中,上旬的污染過程持續至4日左右,整體以輕度污染風險為主,個別城市有小時中度的風險。
中旬后期至下旬前期可能為一次長時間區域性污染過程,盆地大部以輕度污染為主,污染累積后期部分城市有中度污染風險,個別城市有重度污染風險。
下旬后期,四川盆地大部以輕度污染風險為主。由于中長期預報不確定性較大,中下旬污染形勢有待持續跟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