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拔4000以上的雪域高原海南州同德縣生長著一種被譽為“百草之王”的原生態植物——蕁麻。當地老百姓時常采來做面餅、包子,據《本草綱目》記載:蕁麻具有平衡血壓、助產后修復等功效。蕁麻在同德如何從一種野菜變身成為茶葉,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這還得從一位藏族漢子切群杰說起。
2015年,切群杰被所在單位派駐到青海省同德縣尕巴松多鎮斗后言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干就是4年多。斗后言村是一個純藏族村,剛到村里切群杰就發現村里婦女的地位特別低,就連村里的婦聯主任都認為自己只能在村里開會的時候添茶倒水,而講話、匯報工作那都是男人才能做的事情。切群杰想,如今在城市里婦女早已是大半邊天了,要改變村里人的思想,提高婦女們的地位,讓她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可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在村里根深蒂固,很多婦女不但家里人反對出來打工賺錢,自己也很排斥。切群杰就一家家的做思想工作,講國家政策,慢慢的婦聯主任尕瑪措的思想開始轉變了,一個、兩個、三個……切群杰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做通了村里80多個婦女的思想工作,她們決定成立“同德縣斗言瑯神婦女之家畜牧專業合作社”,這也是同德縣第一家由婦女組建成立的合作社,社里的成員的每人入了1300元錢和一頭奶牛,主要生產糌粑、牦牛奶、酥油、酸奶等食品。由于沒有實體產業帶動,在提高收入幫助脫貧上雖然有效但不明顯。
切群杰開始轉變思路,將目光聚焦在了野生蕁麻上。“村里一直有大面積的野生蕁麻,常有人采了做包子、做餅子,村里的老人們也常說蕁麻有很好的降血壓的功效,我當時就想這個東西既然能吃那它是不是還可以做成茶葉來發揮它的功效。”可功效不是誰說有就有的,具體有沒有?有什么功效?這得有權威的檢測做支撐,于是切群杰帶著野生蕁麻找到相關機構做了一次權威檢測,檢測結果顯示:蕁麻葉含有豐富的鐵、鈉、鈣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對高血壓、產后驚風、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功效,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拿到了權威檢測,切群杰別提有多高興了,這等于是給了他一張通行證。
合作社準備生產野生蕁麻茶的想法得到了全體社員的支持。通過籌措資金、培訓、買設備等一系列準備和多道生產工序,合作社終于生產制作出了野生蕁麻茶,并進行了統一包裝和定價,保護入股婦女利益的同時,合作社也以精準扶貧為發展方向,帶領全村走向了致富路。2019年合作社通過生產銷售野生蕁麻茶實現利潤16萬元,合作社的成員也從開始的80多戶增加到了123戶,成員每人分得了1000元的利潤。
如今,切群杰因為其他工作安排不再擔任斗后言村第一書記,可他還是放不下合作社的事情。生產規模要擴大、品種要研發、包裝要升級、技術要培訓……這些事情不用別人提醒,切群杰早都了有了詳細的計劃安排。“蕁麻茶就像我的兒子,斗后言村就像我的家。”自己帶大的兒子怎么能忍心不管,自己家的事情哪有不干的道理,現在每天切群杰就這樣奔波在新崗位和合作社之間,忙得不可開交。
其實,除了蕁麻茶這個“兒子”,切群杰還有一個女兒和兒子,可對自己的一對兒女他卻沒有如此上心。在孩子們眼里爸爸總是很忙,一年到頭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的機會都很少,女兒桓才卓瑪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想讓爸爸帶著去敦煌旅游,其實去敦煌的心愿在她心里已經三年了,可是因為工作的原因切群杰一直沒能帶女兒去。為了彌補對女兒的虧欠,切群杰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讓女兒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來實習,雖然沒能去成敦煌,可是桓才卓瑪依然很開心,因為這樣就可以天天看見爸爸了。采訪的時候桓才卓瑪一直在場,這也是她第一次詳細知道爸爸帶領合作社生產銷售蕁麻茶的過程,當聽到爸爸為了給蕁麻茶找銷路,多次從同德跑到貴德時,她有點小失落,“原來爸爸來了那么多次貴德,我就在貴德住校,他卻沒來看過我一次。”雖然切群杰平時很少為兩個孩子操心,但是桓才卓瑪和弟弟的學習都很優異,他們說:“爸爸的小’兒子’蕁麻茶都表現的那么好,我們不能輸給’它’”。
聽爸爸講了這么多,桓才卓瑪又有了一個心愿,她想去外地上大學,不僅是拓寬自己的視野,她也想看看別的地方的基層干部是怎么開展工作的,“我要把他們先進的經驗講給爸爸聽。”
今年切群杰估算,合作社的利潤能破百萬,他計劃拿出40%給社員們分紅,剩下的60%繼續用于擴大蕁麻茶的生產規模。“青洽會馬上就要召開了,我們的蕁麻茶也將第一次亮相青洽會,我相信借助這次機會蕁麻茶一定會打開更廣闊的市場。”(黃嵐 賈曉云 魯海曦 馬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