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轉”融合聯動發展改革
簡陽市沱東生態農場糧油大地景觀。 |
一、改革背景
成都市部署“三個做優做強”24個重點片區,推動現代種業納入全面實施建圈強鏈的20個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鏈。同時,印發《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的實施方案》,力爭通過3年努力,提升建設“一帶十園百片”。簡陽市沱東生態農場是天府糧倉“十園百片”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三個做優做強”24個重點片區之一。
(一)基本情況。沱東生態農場位于簡陽市沱江以東,距天府機場15公里,距簡陽城區5公里,距成都主城區60公里,面積118.94平方公里,涉及射洪壩街道、東溪街道、平泉街道、禾豐鎮、平武鎮5個鎮(街道)、20個村(社區),戶籍人口7.2萬人。功能定位為全省穩糧保供基地,“三個做優做強”的簡陽載體,擬將沱東生態農場建設成為“全省鄉村振興丘區示范,成都東部未來鄉村生活的幸福模板”。簡陽市依托沱東生態農場,創新城鄉產業協調、利益聯結、公共服務均等化“三個機制”,積極探索公園城市丘區鄉村表達。
(二)現狀問題。簡陽市是成都市面積最大的“小城市帶大農村”丘區郊縣。過去,成都市廣大農村地區缺乏科學規劃和有序引導,存在人地關系量小形散、人居關系質低貌差、人產關系底薄效微等問題。
一是人地關系,量小形散。國土空間散亂,耕地破碎化,土地利用率低效。成都市耕地面積91.3萬畝,占市域面積45.2%,總量大,但人均耕地僅1.36畝,且由于地形原因,分布零散,多為手指狀,狹長而零碎,不利于機械化生產。建設用地量小低效,全域建設用地約0.77萬畝,占4.29%,人均建設用地僅138平方米;同時,建設用地閑置與短缺并存,公建閑置率高達28%,再加上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難以支撐產業融合發展。
二是人居關系,質低貌差?,F狀聚居點多面散,存在布局不優、建筑風格不佳、地域特色不強、治理能力弱等問題。近年來,區域內陸續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安居工程、建設用地整理等項目建成農民聚居點37處,聚居人口1.1萬人,聚居點規模128.48公頃,聚居度15.6%。生活和生產空間交織無序,景觀效果不佳,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不完善,設施利用低效、品質不高、布局不優?;A設施和公服配套與成都市最新配置標準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部分散居的農戶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公服設施的品質和數量仍有待提高。
三是人產關系,底薄效微。農業生產條件不優,地形起伏較大、水資源匱乏(灌溉用水不足)、農業配套設施弱。沱東生態農場是典型的淺丘地貌,坡地占比約85%,而且田塊不規整,單塊平均面積僅為0.46畝,且河東缺水嚴重,水利設施多為年久失修。土地經營規?;潭炔桓撸N業研發空缺,以傳統農業為主,規模化、機械化程度低,種業產業缺鏈短鏈。片區無糧油研發基地,以散戶傳統種植為主,面積占比70%以上,現代化農機使用率僅為23.2%,農業規模化仍然不夠,主體職業化程度低,產業發展不充分,產業空間相對分散,農產品附加值較低。
二、具體舉措
(一)健全產業協調發展機制。一是建園興產實現農業主導產業規?;?。把園區農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規劃布局十萬畝糧油現代農業園,推動糧油產業全程機械化生產。二是科技賦能實現農業特色產業品牌化。加快建設天府農業科創園、元吉社區農機裝備中心、尤安村烘干倉儲中心等5個農業配套設施,與省農科院、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等共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盟,形成以天府農業科創園為核心引擎,物流冷鏈、農產品加工、轉運銷售、品牌建設等協同發展的產業鏈圈。三是建鏈補鏈實現三次產業融合多元化。實施“數字+電商”戰略,健全“數字農資+數字農機+數字農技”服務體系,以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為抓手,布局5G基站280個、智慧農業管理中心1個,構建“網-邊-端”智慧基礎設施體系,推動農業數字化。規劃農商文旅體項目6個,建設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和公園城市實踐基地3個,發展農事體驗、民宿康養、研學實踐、科普教育創意新產業,提升沱東生態農場發展的造血活力。
(二)健全利益聯結共享機制。一是多元主體共建共享。構建“政府引導、鎮村主導、市場參與”多元共建共享模式,引進中糧集團等社會資本,組建起“支部+合作社+企業+基地+村民”一體化產業發展聯盟。二是連片發展抱團取暖。堅持串點成線、片區聯動,積極探索“集體+”組團發展模式,打破各級地域限制,組建“六聯共興”“三青水緣”“綠晨聚源”3個集體聯盟公司,實現以強帶弱、村級協作、資源整合、互幫共進、利益共享。三是聯農帶農富農興農。完善“集體+農戶”“企業+農戶”“農戶+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推行“返租倒包”“林間套種”“分時托管”等聯農帶農富農興農模式。
(三)健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一是健全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一體化機制。按照“1+3+46”鄉村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完善“戰略規劃+空間規劃+專項規劃+各類導則+實施規劃”鄉村規劃體系,實現鎮村片區規劃全覆蓋。二是健全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模式。以新村聚居點規劃建設引導公共資源集中集約布局,通過“提能、整合、新建”等錯位配置方式,有效解決鄉村公共資源投入不足與閑置浪費并存問題。結合片區人口規模、人口結構和“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需求,精準投放公服設施,其中提升18處、騰退13處、保留62處、新建52處、轉化利用3處。三是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按照村物村管原則,構建市級統籌、部門指導、鎮街參與、村社管護責任體系,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推動基礎設施市場化、社會化運營。
三、亮點創新
按照“戶戶并田塊、社社并產業、村村并規模、鎮鎮并功能、片區并統籌”理念,高效整合利用農業農村資源,以“一臺地生產、二臺地生活、三臺地生態”的方式促進“生態價值轉換、生活方式轉變和生產方式轉化”。
(一)“三生”融合構建人地新關系,促進生態價值轉換。宜農則農、宜居則居、宜林則林,構建丘區生態轉換模式。一是“小田變大田”實現生產空間成片連線。統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薄地變良田、差田變良田、瘦田變肥田、碎田變整田”,建設“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網”的美麗田園,到2025年實現高標準農田全覆蓋,實施土地整理項目,實現田塊小變大3.4萬畝、坡改梯1.2萬畝、旱改水0.6萬畝。二是“聚散為整”推動生活空間提質擴容。結合人口流動趨勢,統籌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科學制定布局新村聚居點,推進居民適度規模聚集。以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引導農戶有序梯度轉移,構建“1+2+3+14”(1個中心鎮、2個其他鎮、3個中心村、14個其他村)四級居住體系,新建20個新型未來社區。實施連山村、高坡村、協議村等22個建設用地整理項目,優化區域空間布局,重塑鄉村聚落形態。三是多元開發推動生態價值有效轉化。通過生態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保護并修復生態系統,構筑丘區鄉村生態基底。實施生態修復、儲備林建設、治水、增綠、保土工程等項目16個,推進生態環境聯防共治,鑄牢生態底線。統籌推動“公路+”“林盤+”系列工作,以鄉村振興示范環線串田園、串林盤、串景區,以林盤聯觀光、聯康養、聯教育,探索生態價值轉化路徑。重點打造玉臨庵、蝦筢塘、東麓花溪、普安社區4個精品林盤,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二)“三化”聚焦提升人居新環境,促進生活方式轉變。著力推進居民生活品質提升,健全農村風貌管控、環境治理、基礎設施提質等機制。一是建筑功能人性化。根據丘區地理環境、居民生活方式、傳統風俗文化等,以人性化設計聚居點戶型,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在進行民居戶型設計時考慮空間可變性,設置彈性空間,增加住、商靈活性,實現從生活空間到產業空間的轉化。二是社區環境景觀化。強化丘區鄉村聚居點風貌管控,制發《鄉村規劃建設形態控制導則》《鄉村聚居點風貌管控導則》等管控導則,以山體輪廓為“形”,以傳統建筑為“體”,以鄉村風貌為“神”,打造依山就勢、高低錯落、相間有序、布局有致的新村聚居點,推動村民有序入住聚居點。三是設施配套精準化。結合片區人口規模、結構變化和“一老一小”等重點群體不同需求,差異化精準投放公共服務設施。印發《簡陽市基礎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方案》《簡陽市養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等專項方案7個,行政村實現天然氣、自來水、公交車、光纖閉路、水泥路全覆蓋。
(三)“三產”聯動培育人產新動能,促進生產方式轉化。緊扣穩糧保供健全產業鏈構建創新鏈,著力推進三產融合發展。一是整合既有、發展新興強一產。建立“原香簡陽”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管理體系,支持園區內各經營主體積極申請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推動規模壯大、產業聯合,集中連片發展精品糧油6.5萬畝,片區內糧油產值突破2億元。二是強鏈延鏈、活化用地補二產。統籌鎮級、村級功能,在重要節點區域配套分揀、冷鏈、烘干等產業設施,延長農業產品鏈條,提高農業產品附加值。三是充分預留、特色營造育三產。通過理文脈、固肌理、護青丘、塑風貌等方式,繪就“青丘原野、自在簡陽”美麗畫卷,打造特色旅游商業空間。
四、改革成效
一是美田彌望機械化,產業新優勢初步構建。農業“十化”穩步推進,與省農科院、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等共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聯盟,合作開展生產技術創新示范項目10個,建立品種研發基地及中試基地860畝。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提標改造三年行動,建成高標準農田45.2萬畝,到2025年全市高標準農田擴增至52.3萬畝,占耕地總量超過60%。區域內糧油適度規模經營率提升至75%,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5%,糧油產量提升至4.86萬噸、增長5%,糧油產值提升至2.09億元、提升6.2%。簡陽市獲得2021年度成都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先進市榮譽稱號,入選2022年鄉村振興百強縣。
二是蜀風雅韻美如畫,幸福新生活加速提質?!?+2+3+14”(1個中心鎮、2個其他鎮、3個中心村、14個其他村)四級居住體系初步構建,三級15分鐘鄉村生活圈初步形成,區域內集體經濟收入增長至0.71億元、同比增長6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至2.59萬元、超出簡陽市平均水平12.1%。2022年,農場內建設完成20戶以上聚居點通達路硬化工程、連山村環線道路建設項目,新(改)建小學(幼兒園)3所,遷(擴)建片區級醫療服務設施3處,新建片區級區域性養老機構1處、養老服務綜合體1處,提檔升級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處。連山村成為首個西南地區“鄉村振興觀察點”;協議村榮獲住建部全國村莊規劃示范榮譽稱號;荷橋村成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尤安村成為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
三是茂林修竹多樣化,美麗新環境持續提升。推動丘頂生態修復、林產業發展、林盤整治等措施,持續提升鄉村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品質。編制完成森林經營規劃和方案,推進世行貸款長江上游森林生態系統恢復項目,完成營造林6681余畝;推進營造林(竹林撫育)工作,面積1371余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1.1%。啟動林盤整治6個,其中,尤安村玉臨庵林盤和新合社區東麓花溪林盤分別作為公眾組和專業組參加特色鎮和川西林盤全球方案征集活動,連山村桃李連山、高坡村蝦筢塘、幸福美好前鋒村3個點位整體效果呈現,家風荷鄉AAAA級景區加快創建中。推動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集中開展“垃圾、污水、廁所” 三大革命,新改造3200戶農村戶廁,累計改造戶廁8.48萬戶,建成鎮(街道)污水處理廠31個,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率、污水處理率分別達97%、82.2%。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