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精神熠熠生輝
展覽現場,“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引人關注。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我國第一艘導彈核潛艇模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平 攝
觀眾饒有興致地觀看展出的模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喜訊通過電話跨越山水向全國邊防哨所傳送;成都市民層層圍在四川日報社的大門外,紛紛高舉手臂索取刊有“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特大喜訊的報紙……正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壯麗史詩偉大飛躍”——四川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展覽上,一幅幅歷史老照片,將觀眾帶回那些舉國沸騰的瞬間,“兩彈一星”精神感召力穿越時光,直抵人心。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精神構筑史。100年來,我們黨鑄就了一系列偉大精神,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攀登”的“兩彈一星”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展館內,來自各行各業的觀眾重溫前輩故事,深深感受到有著豐富內涵和生命力的“兩彈一星”精神。
兩彈城
落伍工具攀登“計算”高峰
隆隆的爆炸聲從戈壁深處傳來,巨大的蘑菇云升起,這是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我國原子彈空爆成功的場景。但是當它以聲音、場景、實物等形式立體地呈現在眼前時,仍有一種置身1964年舉國沸騰的激動之感。
展覽展出的一幅老照片上,“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王淦昌、程開甲等在梓潼基地視察工作,背后是巨大的機械裝置,元勛們穿著方口布鞋和工作便裝,左胸縫著名牌,樸素低調中有其職業規范。
從青海到四川,標志著核武器研發進入新的階段,梓潼的“兩彈城”是我國繼青海“原子城”之后第二個核武器研制基地的總部,在這里完成了原子彈和氫彈的武器化設計,如今則是中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和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
展廳里,擺放著一張當年“兩彈城”科研人員使用過的辦公桌,上面有一把上海四達尺廠生產的“1083”型雙面計算尺和兩個臺燈,其中一個銅座臺燈的燈罩內側已經被熏黑。
美國“氫彈之父”特勒曾經說過,在研制原子彈氫彈中,有一座不可逾越的“計算”高山。當年美國研制原子彈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相比之下,中國的研究設備極其原始簡陋——幾臺簡易的手搖計算機、計算尺甚至算盤。
計算尺的中間嵌著一根可以左右抽動的尺,叫滑尺,讀數或對齊讀字主要靠玻璃上的紅線,叫發線;刻度和數字密集、細小,對注意力是極大的考驗。這可是科研人員離不了的標配。除了計算尺,科研人員手上最“奢侈”的就是“手搖計算機”了,但它的使用也很麻煩,如果輸入三角函數和對數,就需要查表;如果計算中有括號,還要正搖幾圈、反搖幾圈,再用紙筆記錄。
在青海,原子彈成功爆炸之前,有一次,為了把一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鄧稼先帶領十幾個年輕人“三班倒”,用4臺手搖計算機日夜不停地計算,又請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等人進行概算,證明數據是正確可靠的,才進入下一步。在此簡陋條件下,僅僅用半年時間,他們完成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事隔不到一年,又研究完成氫彈的設計方案。
他們用簡陋的工具,憑借“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征服了一座座“計算”的高山。
909基地
強大“心臟”為核潛艇強基
核動力潛艇也與四川有著深厚淵源,這段隱秘而偉大的歷史,由展覽的兩張照片和一件潛艇模型展示出來。
一張被放大的黑白照片上,一座5層小樓矗立在山間壩子里,正對面的山坡上,一根高達百米的煙囪靜靜聳立。這是當年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廠房外景。1965年9月,代號為“909”的潛艇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日后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成立,其基地以及核潛艇模式堆的地點選在四川西南的一個山溝里。
第二張照片,則是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下水的情景。從核潛艇事業重啟到下水,只用了短短5年。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核動力專家彭士祿。“彭士祿被稱為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他的父親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湃。”在展覽現場,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萬鋼介紹,“他在四川工作多年,今年3月在北京去世,是我們核動力院的一面旗幟,就在不久前,中宣部正式追授彭士祿同志為‘時代楷模’。”
彭士祿原本是在當時的蘇聯學習化工機械,即將畢業時,中央決定選派一批優秀的留學生改行學習原子能專業,問及彭士祿的意愿時,他堅定地回答:“當然愿意,只要祖國需要。”1965年,核潛艇項目重新啟動,隨著中央一聲令下,彭士祿告別家人離開北京,打起背包只身入川,參與籌建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跟所有人一起喝稻田水、住干打壘房子。作為我國的核心機密基地,這里采取了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對外稱“西南水電研究所”,職工對家人也不能透露自己的工作內容。
1970年8月30日,中國第一代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在這里首次實現滿功率運行。同年12月26日,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值得一提的是,核潛艇上有4.6萬個零部件,沒有用國外一顆螺絲釘。
1974年8月1日建軍節那天,中國第一艘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斗序列。這一年,彭士祿一直在核潛艇制造廠進行最后的調試安裝工作。在一次調試時,劇烈的胃疼令彭士祿汗濕了全身,醫生診斷為急性胃穿孔,海軍派直升機送海軍總醫院的外科主任去現場開刀。這一次手術,彭士祿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當時他才49歲。
后來,用于第一代核潛艇研制的陸上模式堆光榮退役。展廳里的這艘核潛艇模型,是中國第一代戰略導彈核潛艇科普模型,在“長征一號”加長的基礎上研制,裝有12枚“巨浪-1”兩級彈道導彈,極大增加了核潛艇的震懾威力。
之后,909基地大刀闊斧地從軍用核動力轉型核電等為主的民用核動力。
華龍一號
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國家名片”閃耀世界
2021年1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5月20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2號機組實現商業運行,標志著我國已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展板上,“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蒸汽發生器”的彩色照片占據了顯著位置;它的模型也通過彩燈,直觀演示了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過程。
萬鋼看完全展,站在“國家名片”華龍一號的模型前表示,“在這個展覽里,‘兩彈一星’垂范在前,第一代核潛艇和‘華龍一號’緊隨其后,體現了中國核事業的傳承發展。”
核動力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要實現工程應用有很重要一點就是大力協同。萬鋼認為,從“兩彈一星”“長征一號”到現在的“華龍一號”,每一個工程都有研發周期長、技術工藝復雜、設備要求高等特點,在國外的技術封鎖下,之所以能夠迅速干成,充分體現了舉國體制的優勢。
“以‘華龍一號’全球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號機組為例。在四川,我們核動力院作為主要研發單位,負責‘華龍一號’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設計。很多核心設備由在川企業制造,例如控制棒驅動機構來自四川都江堰華都制造,蒸汽發生器、堆內構件是東方電氣制造,主泵泵殼由二重制造,燃料元件由中核建中生產。全國一共有5300多家設備制造企業聯合攻關,為‘華龍一號’核電站的建設投運提供了重要保障。充分彰顯了在黨的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和組織優勢。”萬鋼介紹。
作為在川央企,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高度重視與四川高校、企業的深度合作。“今年4月,我們跟四川大學簽了合作協議,加強基礎研究,掛牌6個聯合創業中心。與東方電氣,我們將強強聯手,原來是我們設計研發,它配合研發、主攻制造過程;下一步我們要拓展共同研發、豐富產品品類。對于都江堰華都,我們則以知識產權入股的方式,深化合作、互利共贏。”
“此外,核輻射可以用于食品的保鮮加工,同位素可以用在大醫療健康領域……核工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萬鋼表示,“在中國核動力事業前三次創業中,形成了三代核電、三個基地,在第四次創業中,我們制定了全域型譜、國際領先的中國核動力事業發展目標,為我國核能的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