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二波數字人民幣來了,和首輪有啥不同?
成都第二輪數字人民幣活動即將開啟。
成都“綠色出行 低碳一夏”將于7月3日開啟報名通道,向成都工作或生活的市民發放1200萬元綠色出行金,總計10萬份,出行金分為“地鐵+單車”出行包和“公交+單車”出行包兩種形式,單個出行金禮包的最高權益分別為140元和80元。
4個月前,成都首次啟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單次發放紅包總金額4000萬元,共計發放20萬個,單個紅包分為178元和238元兩檔,多項數據創下當時紀錄。
對比兩次活動,不管是總體金額、單個紅包權益還是發放的數量,本次活動均有所減少。讓人不禁好奇,是成都數字人民幣的推廣減緩了么?
兩次活動有何區別?
金額、個數減少了,使用頻率提高了
如果只看數字,成都數字人民幣推廣的速度似乎有所”放緩“:活動總體發放金額減少了2800萬元;單個紅包的金額減少了98元;發放紅包個數減少了10萬份。
但從記者的采訪來看,事實并非如此。
“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已經進入新階段。”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在從大規模推廣轉向精準化運營,其中一個最明顯的體現就是領域更加聚焦,使用頻次大幅提高。
“兩次活動的側重點不一樣,首輪活動更偏向于全面推廣,此次則聚焦于單項測試。”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此次活動更加聚焦公共交通全域(公交/地鐵/單車)場景,這類場景具有高頻高并發、小額消費的特點,將更好引導市民使用數字人民幣。
從出行金包含的內容來看,“地鐵+單車”禮包包含地鐵優惠券30張、騎行優惠券11張;“公交+單車”禮包包含公交優惠券30張、騎行優惠券11張,這也意味著要使用完出行金,市民需要消費40次以上。
“這次活動更偏向于用戶的深度使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李慶表示,小額、高頻的使用一方面將培養市民對數字人民幣的使用習慣,另一方面也將驗證數字人民幣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為后續試點的拓展做準備。
為何聚焦公共交通?
加快數字人民幣的推廣,還將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在首輪活動中,成都公布了10000余個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等多個領域,應用場景極為豐富。活動為何要聚焦于公共交通領域?
放眼全國,數字人民幣頻頻走入公共交通場景的趨勢也十分明顯。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青島、北京、長沙等7個城市在公共交通場景落地了數字人民幣支付,背后的邏輯又是什么?
“包括地鐵、公交等在內公共交通出行承載了巨大的客流量,對于數字人民幣系統的及時反應性、穩定性、安全性都是很好的測試。”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了答案。
同時,他也提到,開展本次數字人民幣公共交通試點測試活動將引導公眾增強節能減排意識,培養低碳生活習慣,進一步推動成都綠色金融的發展。
“還將加快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和推廣。”李慶表示,數字人民幣走入公共交通場景,將讓更大規模的用戶群參與進來;另外,隨著數字人民幣在全國地鐵、公交出行場景的全面滲透,一個新的互聯互聯交通網絡或將建立。
近日,成都天府通公司宣布,使用“天府通App”支付數字人民幣乘坐公交、地鐵出行的工作已經完成系統建設、前期測試,目前已經有部分白名單用戶進行了乘坐體驗。據該公司相關責任人表示,項目已經打通了各家試點銀行的數字人民幣系統。同時,在移動支付app等軟錢包的基礎上也兼容可視卡式硬錢包支付方式。
一位靠近監管的人士表示,不同維度錢包的組合,將逐步形成數字人民幣錢包在公共交通出行的矩陣體系,在此基礎上,指定運營機構可以進一步開發復雜的支付和金融產品,構建錢包生態平臺,以滿足多場景需求。(川觀新聞記者 高杲 圖片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