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治理水平才能拔“窮根”(現場評論)
克服貧困問題,既需要從怎樣發展上找出路,也需要從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上想辦法。以黨支部建設為基點,以產業發展為支點,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提高治理水平
整齊的白色小平房散布山間,嶄新的硬化路通向新建的小學,遠處的大棚蔬菜基地依稀可見……來到四川省普格縣蕎窩鎮云盤山村采訪,這個過去曾是貧困發生率達62%的自主搬遷村,如今村莊面貌讓人眼前一亮。
在大涼山腹地,不少地方交通不便、海拔較高,群眾生活面臨困難,生活于此的彝族群眾常常舉家搬到交通較為便利、海拔較低的區域。2013年,涼山彝族自治州的14個縣市群眾陸續自主搬遷到了蕎窩鎮云盤山村一帶,在這片雨水充足、平均海拔1700米的地方安居耕作,期盼早日脫貧致富。
隨著自主搬遷來的群眾越來越多,云盤山村的貧困戶也多了起來,脫貧致富的難度逐漸變大。2017年,據駐村第一書記楊洪統計,該村貧困戶有518戶、2628人。村莊管理中的問題也長期存在,無序耕種、缺少技能技術、增收渠道單一問題突出。瞄準自主搬遷帶來的村社管理難題、移風易俗難題、產業發展難題,當地干部開始探索一條合力破解搬遷管理和脫貧致富難題的發展之路。
克服貧困問題,既需要從怎樣發展上找出路,也需要從完善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上想辦法。在云盤山村黨群服務中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定期開展,第一書記時常帶著黨員集體學習。在村民集中居住點,建立了小田壩、株木樹兩個臨時村,由云盤山村黨支部代管,逐步形成一套“分組管理、分村代管、集中管理”的集中區域分區代管機制。將環境衛生等納入農戶“星級評定”,鼓勵貧困戶參加技能培訓、掌握一技之長,種植中藥材和花椒等經濟作物,發展大棚蔬菜基地等集體經濟。以黨支部建設為基點,以產業發展為支點,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提高治理水平,拔除了困擾發展和脫貧的“窮根”。云盤山村的脫貧實踐表明,基層黨組織是當之無愧的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全面小康是覆蓋全面、惠及每個人的小康。群眾奔小康,遠不是“找一片地、種兩畝果”那樣簡單。除了收入提高,公共服務改善也是全面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在23歲的阿作布莫家里,寬敞的房間和干凈的沙發顯示出生活水平,從鄰縣搬遷過來的她沒想到生活條件會如此令人滿意,特別是再也不用為孩子教育犯愁。今年9月,云盤山村株木樹小學已經建成,村里的孩子就近就能入學。從自主找出路到合力謀出路,群眾的好日子還在后頭。
深入大涼山采訪,筆者深深感受到,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有力幫扶和社會各界支持下,群眾追求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內生動力大大增強,匯聚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不斷提升農村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農村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
(作者為本報四川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19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