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俺来也俺啦最新官网无码,青草青草视频在线观看2,在线看黄av免费观看不用下载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矢志攀登醫學高峰

——致敬二〇二〇年“最美醫生”

本報記者  白劍峰  王君平
2020年08月19日06: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今年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人民健康”。

  長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為生命護航,譜寫了一曲曲大愛之歌。2020年“最美醫生”是全國醫務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不懈鉆研,攻克醫學難題

  “我專門看重癥病人,從不放棄一個病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終身教授丁文祥說。年逾九旬的丁文祥仍經常出現在病房。當面對極為復雜的重癥患者時,醫生們會說:“請丁老來看看吧,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就是通過這“看”,丁文祥先后為出生僅100天、患有心臟二尖瓣膜畸形的女嬰更換了心臟瓣膜,為出生54天的嬰兒切除了靠近心臟、與心臟一般大小的腫瘤。

  上世紀70年代,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曾是手術“禁區”。面對醫學難題,1974年,丁文祥在上海新華醫院建立我國首個小兒心胸外科,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國產小兒人工心肺機,并成功為一名幼兒實施低溫體外循環下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從此,眾多患兒獲得新生。

  “徹底消滅肝包蟲病,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主任醫師王文濤說。

  有一名藏族姑娘,飽受肝包蟲病折磨。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王文濤吸著氧氣走上手術臺,忍著強烈的高原反應,經過15個小時,完成了這臺手術。姑娘終于得救了。

  經過探索,王文濤將“體外肝切除聯合自體肝移植技術”成功運用于晚期包蟲病的治療。目前,王文濤團隊成功救治了50余名晚期包蟲病患者,術中多項原創手術方法被廣泛認可和應用。

  “心血管手術是醫學領域的珠穆朗瑪峰,沒有創新精神就很難登頂。”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肖穎彬說。

  2000年8月,該院收治了一對連體嬰兒。這對兄弟胸腹相連,肝臟、心臟等多器官融合。當時,連體兒分離手術,全世界僅有兩例成功,國內尚無先例。肖穎彬和有關專家苦戰12小時,分離并修復了患兒心臟。

  從率先開展嬰幼兒先心病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到完成全球罕見“異位心”嬰兒心臟復原等一系列高難度手術,肖穎彬一次次站上心臟外科領域的制高點,挽救了一名又一名患者。

  絕不放棄任何一線希望

  吉釣村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小島,常住人口不到400人。1986年,福建省福清市城頭鎮吉釣村衛生所王錦萍成為島上唯一的醫生,至今已有34年。

  有一年冬天,70多歲的村民陳月仙生病,家屬半夜敲開衛生所的門。腿傷未愈的王錦萍一瘸一拐來到老人家里,靠在床邊艱難地給老人輸液。陳月仙流淚了:“你自己摔傷了,還來為我看病,我心里難受。”王錦萍說:“這是醫生的天職。只要我能邁開腿,就要為鄉親們上門看病。”

  面對生命,她從不輕易放棄任何一線希望。20年前,村里有人難產,在王錦萍的救治下,孩子順利生了下來。然而,啼哭聲卻沒有出現。王錦萍不停地拍嬰兒,并給嬰兒做人工呼吸。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搶救,孩子活了過來。

  柴嵩巖是北京中醫醫院主任醫師,也是新中國培養的“中學西”專家之一。行醫60余年,她解除了諸多女性的病痛。

  多年前,李女士連續懷了4個無腦兒,再次懷孕后,許多醫院建議她做人工流產,但是她不肯。李女士生第一胎時羊水達到2萬毫升,而一般臨床上超過2500毫升就屬羊水過多。柴嵩巖四處請教,不斷研究,又查閱各類中醫典籍,終于找到了治療思路:“我給她補腎安胎,去胎水,利脾濕。”之后,患者生下一個健康寶寶。

  長期用左手診脈,柴嵩巖肩背部有嚴重的變形,每次出診都忍受著肩背疼痛。但她說:“人生就是這樣,多為別人做點什么才快樂。”

  “當大夫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事!”耄耋之年的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饒明俐說。

  2015年,一名即將高考的孩子突然昏迷,送醫院時呼吸已經停止。經過緊急搶救,雖然維持了呼吸,但命懸一線。饒明俐請有關科室會診,確診為畸胎瘤。經過手術,孩子的不良癥狀逐漸消退,2017年元旦,開始恢復意識,逐漸能夠生活自理,還開始復習功課準備高考。饒明俐說:“病人康復,是對醫生最大的鼓舞。”

  辛苦留給自己,光明留給患者

  “防控突發傳染病,預防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是疾控人員的天職。”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原所長徐建國說。

  1999年春末夏初,江蘇省徐州市一些醫院突然接收到一批先腹瀉后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人,疫情在擴散。基于科研積累,徐建國迅速做出判斷:這是一起大腸桿菌引發的疫情。準確的判斷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辛苦留給自己,光明留給患者。”這是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魏文斌的追求。在國內首次開展眼內腫瘤局部切除和局部放射治療,打破了眼惡性腫瘤必摘眼球的傳統;首次進行了治療驅逐性脈絡膜上腔出血手術……20多年來,魏文斌團隊在小小的眼球上不斷突破,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魏文斌至今記得,一名湖南農民患者顫巍巍地展開手里的小紙條,上面寫著“魏文斌”三個字。患者說:“我聽別人說,如果這位專家說能治,我這眼睛就有希望了。”自此,魏文斌特意叮囑門診護士:“外地來的病人,盡量加號;眼腫瘤病人,必須加號。”

  大醫精誠,仁心仁術。致敬偉大的白衣戰士,致敬生命的守護者!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9日 04 版)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