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進雙梅代表向同組代表展示彝繡產品。記者歐陽杰攝
“真能賣到1000元?”問這話時,史多哈干眼睛瞪得很大!皩Π。@手藝有搞頭!”喬進雙梅話語堅定。
5月24日,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現場,來自小涼山地區的喬進雙梅代表,還原了她和貧困戶史多哈干的一段對話。
那是3年前的一天,在樂山市馬邊彝族自治縣花間刺繡專業合作社,喬進雙梅以30元一條的價格,收購了一批貧困戶繡娘的繡品。幾天后,她告訴大家,那批絲巾她轉手賣了,價格最高的一條賣到1000元。
怎么可能?史多哈干很難相信,一條絲巾能賣1000元。她心里想的是,能賣50元就很了不起了。
事實也是這樣,喬進雙梅根本沒賣到1000元,甚至10元都沒賣到。
她撒謊了!為什么撒謊?
歷史悠久的彝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技藝出眾,喬進雙梅18歲時就成了縣城里的“名人”。
2015年,全縣首個刺繡專業合作社——花間刺繡合作社成立,喬進雙梅向貧困戶發出邀請:“希望更多貧困戶學會這門手藝。”
不少貧困戶來了。有人第一句話就問:“一天補助好多錢?”更多人在懷疑,司空見慣的彝繡能賣成錢?
沒有補助,產品又賣不成錢,為啥還來?有人扭頭就走。
彝繡扶貧想法眼看要“黃”,喬進雙梅心里那個急啊。軟磨硬泡,有幾個人答應在合作社試一試。彝家繡娘本就心靈手巧,一年多后,不少人的繡品已有模有樣。
“我的絲巾能賣到1000元?”史多哈干有些不敢相信。得到確切答案后,來自貧困家庭的繡娘們選擇留了下來。擺在面前的真金白銀,讓很多貧困繡娘動了心,并不斷學習,手藝與時俱進。
說出真相的時刻到了。
2018年的一次培訓課上,喬進雙梅搬出幾箱繡品。看到這些“熟悉”的繡品,史多哈干又一次瞪大雙眼。
“對不起,上次我騙了大家。”在喬進雙梅的解釋中,大家漸漸明白:原來第一批繡品還達不到精品標準,但為了給大家信心,喬進雙梅自掏腰包買了下來。
為收入動心,為真心動情。喬進雙梅的舉動讓繡娘感動不已,她們更加用心學習技藝。
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思想觀念轉變,越來越多的貧困戶繡娘“繡”出了新生活。
如今,“1000元賣絲巾”的謊言成了真。通過政府牽線,合作社與成都的公司簽訂產銷協議,她們繡出的精品絲巾在成都市場最高已賣到上千元。
而在馬邊,已有500多名繡娘實現居家靈活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2人,“用一句順口溜說,真正是背著娃娃繡著花,能養活自己也能養活家。”
“知道我要來北京參會,大家叮囑我,一定要把自己的繡品帶到首都。”開包展開,一幅1米多長的繡品映入眾人眼簾。這是十多位繡娘近半個月的精心力作,繡品上大熊貓憨態可掬、栩栩如生。
“那1000元的謊,我再也不用撒了!陛p笑聲中,會場再次響起掌聲。(川報集團特派記者 林凌 梁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