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華區和美社區市民在社區廣場上習練太極拳
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三年來積累的優勢,讓成都在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中牢牢把握住了主動權。一周前召開的成都市凝聚社區發展治理新優勢、激發辦賽營城新動能工作會議提出,要以創新場景營造構筑社區發展治理新優勢,以完善智能治理提升城市服務管理新效能,搶抓大運會辦賽營城重大機遇,努力探索現代城市治理新路徑,開創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如何通過社區場景營造讓城市成為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化空間?如何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一些?如何通過社區發展治理各項工作讓城市的發展更具有韌性,成為代表委員和基層社區干部關注的焦點。
市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成都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喻云華:
以新基建
賦能智慧社區建設
“面對疫情給社區治理帶來的新挑戰,基于5G、物聯網等新基建,統籌規劃并構建社區智慧治理統一平臺勢在必行。”市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成都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喻云華建議,要加快新基建步伐,為智慧社區、智慧城市構建無處不在、泛智能、可感知的網絡和平臺基礎。
喻云華表示,在繼續深化“平安城市”建設的同時,應該運用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發揮本地企業“成都造”新產品、新應用優勢,強化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的數據采集、分析與應用,形成多數據源監測、交換、匯聚、反饋機制,打破信息“孤島”,逐步建立和完善對社區內人員、設施和事件的智慧治理體系。同時,還要加快打通“一網統管”的城市運行體系,依托城市云數據基礎底座,在統一管理模式、數據格式、系統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助力城市治理現代化。
“還可以為小區提供更多高效的手段,比如建立以街道和社區為單位的本地信息發布媒體矩陣,以小區屏幕媒體、流媒體為載體,推進按日發布、信息公開到社區、區域主發聲渠道和個性化數據公開等制度建立。”喻云華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有很多互聯網企業也積極參與,以創新產品為社區賦能。“下一步,我們還將依托新技術和新信息源,繼續引導各方力量持續參與社區共治,建立更加開放共享的模式和相應的數據使用管理制度,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智慧治理效能。”
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教授 崔珩:
加強社區網格化建設
提升城市韌性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社區在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教授崔珩今年兩會把關注點聚焦在了基層社區治理上。她建議,進一步優化現有醫療衛生設施規劃布局體系,加強社區防控的網格化建設,以更好提升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提升城市韌性。
“人口流動性是現代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同時也給疾病的控制帶來了很大困難。”崔珩認為,成都作為人口稠密的城市,應對大量人口的流動性,進一步提升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能力與城市韌性,還可大有作為。“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保留一定的應對突發城市公共安全等重要功能需求的戰略空間,充分考慮水環境、空氣環境、風向環境以及城市生活空間安全距離等因素影響,在城市公共衛生傳播影響不易擴散區域為疫情暴發時集中收治的建設預留空間,為緊急時期的臨時醫院選址提供快速、安全、合理的地點。”
“社區是城市運行的基層單元,此次疫情管控好的地區,社區管理發揮了重要作用。”崔珩建議,進一步加強街道、社區治理的建設與投入,讓更多社會資源進一步下沉社區,提升社區管理與服務水平,更好地為市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以進一步培養居民的社區空間意識、家園意識,自覺遵守社區公共秩序要求,自覺參與維護社區公共安全等工作。
她認為,還應加強社區防控的網格化建設,不斷提高社區醫院的診療能力和健康服務水平,推動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全民參與、全民防控工作。
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南山社區黨委書記 王燕:
全面提高社區場景營造能力
建設環境友好、活力多元、和諧共處的國際化社區生活空間
社區英語角、學校、醫院,以及社區公共區域設置的雙語或多語標識牌,融合國際元素的城市景觀……這樣的國際化場景,在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南山社區有很多。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工作體系下,南山社區作為天府新區打造國際化社區試點,正通過整合現有各類資源,營造出濃烈的國際化社區氛圍。
“結合我們社區自身特點,接下來,我們要按照成都市凝聚社區發展治理新優勢,激發辦賽營城新動能工作會議的要求,以全面提高場景營造能力為重點,提高場景統籌策劃能力、政策整合能力、產品發布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不斷深化社區發展治理。”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南山社區黨委書記王燕表示,當地將按照國際化社區標準,繼續整合社會資源,打造宜居環境,在年底前完成南山社區國際化社區規劃和重點項目詳細設計方案。同時,完成片區標識標牌雙語化,健全國際化社區治理組織體系,完善參與機制,整合現有各類資源,積極營造社區的國際化氛圍,建設環境友好、活力多元、和諧共處的國際化社區生活空間。“具體來講,在業態發展方面,突出國際范,打造社區新消費場景,植入國際化教育、醫療、運動健身、酒吧餐吧等元素,打造具有國際范消費新場景的社區。圍繞外籍人士和本地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全方位提升政務服務、生活服務、專業服務水平,實現中外居民社區生活的共建共享、互動融合。”
成都日報記者 侯初初 張家華 王琳黎 攝影 李冬